协会章程
组织架构
管辖寺院
松寺动态
晚霞工程
西林论坛
返回首页
 
 
 
 
网站首页 >> 延寿寺 >> 正文
 
延寿寺
 

延寿寺

延寿寺,位于松江区李塔汇镇李塔街130号。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浙东定海僧人元信到此,募建寺院。当地钱姓富绅遂舍宅为寺,并捐土地,在李塔下建庙,名“澄庵”又名“圆绶庵”。咸淳年间(1265-1274),改名为“延寿院”,故李塔又名“延寿院塔”。至元朝中叶,毁于战乱。延寿寺是先有李塔而后建寺。据清嘉庆《松江府志》记载,李塔始建于初唐时期,因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任苏州刺史时所建,故名“李塔”。也有说因塔中碑刻有《重建礼塔记》,称名礼塔故而又有一说“李塔”乃“礼塔”之讹。塔高30余米,七级方形、砖木结构、内有木梯可拾级而上。塔身四周有砖雕佛、菩萨像二百余尊。始建于南宋嘉定六年,是为先有李塔而后有寺。相传寺内李塔为初唐文物,七层方形,砖木结构,形制古朴典雅、巍峨耸立。1959年从李塔 地宫中发现大量明代的珍贵文物。

明万历初年(约1573年),僧照重建。仍名“延寿院”。清咸丰初年(约1851年),寺院又倾圮,佛像日炙雨淋,金碧黯澹,寺僧皆风餐露宿。当地信徒俞业等人延请僧人普信来延寿院住持。咸丰二年(1852)起,修缮山门、大雄宝殿、方丈室和宝塔。增建“真静”“澄漪”“广济”“妙悟”等四座寮房三十余间,并置香火田数亩,又在寺前三里河设慈航渡口,帮助行旅之人和信徒渡河,信徒远近悦来,香火鼎盛、旺极一时。据清光绪《娄县续志》卷九记载,清庶吉士仇炳台《重修李塔延寿寺记碑》,“吾娄李塔延寿寺在县境西南之二十七图,自宋嘉定间迄今垂五六百年,殿宇之庄严,塔座之岿耸虽不足与丛林明刹争胜而自横……”。然而世事无常,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延寿寺遂又毁之,几近废墟。

1997年,上海市文物部门修复李塔,2000年恢复寺院,更名为延寿寺。2001年,批准登记,2002427,李塔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延寿寺被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以来,住持灵彻法师带导僧众职工,在时事政策方面,认真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和各项法律法规,增强僧众的法律意识。

在法务活动方面,先期一年制订好来年的活动计划安排。

在公益慈悲工作方面,延寿寺始终践行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理想,常怀慈悯,回报社会。在接对扶贫、帮困、和参加地震捐款方面,延寿寺也尽了自身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宗教修持方面,延寿寺从纯正教义、虔诚信仰入手,注重“弘法与修持并重,素质与形象共进”,坚持与时代同步,服务社会。

根据本寺占地约25亩,李塔坐北朝南,略偏东南长方形的地势。进行寺院各建筑的设计与规划,采取总体规划、分部实施。在中轴线上,依次设置山门殿、放生池、天王殿、李塔、大雄宝殿、藏经楼,最后是沿街附房。东厢建筑依次为:客堂、钟楼、药师殿、观音殿、斋堂和静心堂;西厢依次为:明王殿、鼓楼、文殊殿、海会楼、禅堂和僧寮。

这几年,已逐步修建了千手观音殿、药师殿、鼓楼、客堂、地藏殿和天王殿等相应的建筑物。

延寿寺规划占地面积约24.94亩,总建筑面积23533平方米。场地坐北朝南,地势平坦,外部形状为长方形。东西向宽约104米,南北长约159米。南面塔汇街,东面延寿路,北面唐明街,西临塔汇公路。


 

<<上一页*           *下一页>>

添加时间: 2017/12/7 17:23:21 访问次数: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