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章程
组织架构
管辖寺院
松寺动态
晚霞工程
西林论坛
返回首页
 
 
 
 
网站首页 >> 管辖寺院 >> 正文
 
管辖寺院
 

 

管辖寺院

今松江境内佛教,自松江李塔汇明王礼塔算起,至今已近一千四百来年。期间松江寺院沧海桑田之嬗变兴衰不一而足,其劫难也多。尤以宋元交季、太平天国攻占松城之战、抗战其间日寇侵松烧掠、文革浩劫等最甚。然度尽劫波,菩提道场犹存。可见植根于民风民俗之佛教信仰,虽强权暴政也难摧尽。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佛国幽镜,绝非凡力能随意摧折。

      据史籍载,松江境内寺院的发展,以唐、宋、明、清为盛。究其原因,世盛则寺盛,世衰则寺衰。世盛寺盛,方国泰民安,亦利乐有情,必佛日增辉。十一届三中全会拔乱反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佛教之盛,更前所未有。松江一区,于拔乱反正之际,先后有西林禅寺等十一所寺院恢复并对外开放。乡镇烧香点也在疏导中尊重民意,有序发展。

以下以寺院为单位叙其史脉,述其观状,以供各界及后贤之披览。


西

     

一、寺院沿革

西林禅寺,位于松江区中山中路666号。南宋绍熙《云间志》中,曾说:“浙右喜奉佛,而华亭为甚,一邑之间,为佛祠者凡四十六,缁徒又能大张其事,亦可谓盛矣。”说出了松江佛教的盛况。

西林寺从宋代“圆应接待院”到明初洪武年间的西林禅院,至正统十二年批准移额为“西林大明禅寺”的过程西林禅寺始建于宋咸淳间(1265-1274),有一位著名的睿禅师,名圆应,在松江府城西的庆云桥的北面,修建了这座“云间接待寺”,或称“圆应接待浴院”并建宝塔。根据宋代的佛教制度,有一种由官府或经官府批准,在便于僧众行路和通往京城交通要道上,建造以接待僧侣,有时也用于接待来往官员和商旅的寺院,称为接待院或接待寺。直到明代也有建接待院的传统,朱元璋为方便参学僧人,曾令地方建的接待院,还有为老弱僧人建的悲田院,以及塔院等。南宋自宋高宗构时,迁都杭州,偏安一隅后,松江成为从北方到当时首都杭州的必经之路。而江南松江一带本来就有众多的大寺院,以及宋、元时期,“松为东南乐土,旧有塔四:曰普照、超果、兴圣、延恩。”元末时,这四座宝塔人,除兴圣塔(兴圣教寺塔,即现松江方塔)还在,包括云间接待寺和延恩塔在内的其他寺塔,均毁于兵燹。

西林禅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有一位僧睿,名圆应的高僧,在松江庆云桥之北建造寺院,初名云间接待院,又称接待浴院。(一说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待考)并建成延恩塔,八面七层。

明洪武初期,著名高僧霞雾山石屋珙禅师的受业弟子淳厚法师,遵师父嘱咐“随方弘法,建立道场”。淳厚法师游历到松江后,“结众缘,植福田”。当有信徒告诉他,在松江城西望恩桥北,有一所南宋睿禅师所创建的接待浴院,虽经元末兵灾的劫难之后还存在,并有延恩塔的塔基遗址。淳厚就发愿在此遗址上重建道场,名西林精舍。经过多年努力,逐渐建立恢复起堂殿门庑,寺院规模井井有条,佛像、庄严按佛教一一设置完整,各项有序。将庆云桥改名感恩桥,寺院定名为西林禅院,自任住持。

淳厚法师因“俯念佛恩海岳高深, 涓尘莫报”,就一鼓作气,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初四日,发心募集众缘,在寺院之右,重新建造一座七层舍利宝塔,即重新补建延恩宝塔。经过一年多有募缘和奠基准备,洪武二十二年(1389)佛诞日之后一日,四月初九日吉时,安置宝塔地宫,在内“安奉银造三世佛菩萨像、佛牙舍利、七宝等物。”还在地宫内供奉了圆应法师的舍利,藏入淳厚立《圆应塔宝塔志》碑。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宝塔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竣工,淳厚法师为感念南宋圆应法师创建寺院宝塔的开山之丰功伟绩,将宝塔题名为“圆应塔”,以示后人不忘根本之意。并派徒弟慧良专程至京师南京,恳请至当时佛教的高僧,时任大明国佛教最高管理机构――僧录司左善世(第一把手)弘道法师撰写了《西林禅院圆应塔记碑》,由当时著名书法家、官居从仕郎中书舍人的詹希原书写碑文并篆额。

宝塔由于岁久而“砖木销腐, 几及倾圮”。正统九年(1444),时任住持的似玭及徒弟法㻞继续修塔和寺院。新宝塔的规模和高度都将超过原来的圆应塔。正统十二年(1447),英宗皇帝改额为“西林大明禅寺”,官府任命法㻞为西林禅寺住持。正统十三年(1448)十二月初八日腊八节(此时应是1449年初),圆应塔“竖立塔心, 奉安天宫”,建成了新圆应塔。还尊供先师灵骨舍利在塔内。正统九年(1444)起,协助西林禅院前两任住持如玉、似玭募修寺院和宝塔。经当地官府上报,正统十二年(1447),经官府批准“许移”宝塔。明英宗赐改额为“西林大明禅寺”,并由“所司”(即主管部门)任命法㻞“住持本寺”。正统十三年(1448),圆应塔移至大雄宝殿,同年十二月初八日树立塔心木,安奉天宫及法㻞所撰《西林大明禅寺重建圆应宝塔志》。(此时应当至1449年初)又“增建弥勒、观音二殿,移置山门,庑廊、方丈、斋堂,庄严黜垩,焕然一新。”形成现在的格局。

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起,法㻞法师复建毗卢阁,即今毗卢殿、五方殿位置,至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才建成。毗卢阁“三檐重级,高十丈,深六丈,广十丈有奇。上设毗卢像、十二圆觉,于西隅四楣左右后壁设十方诸佛(像)。”可想而知雄甲四方,成为松江府一大丛林。

成化二十年(1484)、万历四十一年(1613)、万历四十七年(1619)都曾对寺院或宝塔进行过程度不同的大修或改建。

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住持成行法师对寺院进行过大修。康熙二十年(1681),清昭武将军杨捷鉴于有附近的士绅、百姓所逐步蚕食寺院用地,经查核实情,使之归还寺院。并捐资修建大殿和山门。

乾隆三十二年(1767),住持佛铭法师又募资大修,嘉庆十一年(1806),寄亭法师继任住持时,完成重建毗卢阁并修崇恩塔工程,而且增建了湖亭、法喜堂、詹葡林等寺景和建筑。

同治四年(1865),住持僧普信法师重建方丈室。光绪三年(1877),住持僧海州法师重建山门。光绪(1893)又重修毗卢阁。此时,寺院方丈室前保存有两棵古松,老干龙盘,并名以“双松丈室”。

民国期间,西林寺旧观无改,1930年,上海著名居士王一亭曾莅临西林,据理要回被国民党部队占据的西部僧寮,会见圆林住持及佛学会长丁月心。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心融住持曾奔走募缘重修西林禅寺,但因战事而未果。以后由本学住持寺院。

1986年,西林禅寺重新开放。198611月,续明法师由上海龙华寺来到西林寺主持工作,1987年农历八月初五日,举行续明法师升座仪式,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华寺方丈明暘长老送位。以后,又陆续增建了地藏殿、药师殿、弥勒殿,供奉如来、药师、地藏王和观音等佛像。19917月,大修毗卢殿。经过一年建造,大殿落成,重檐屋面,高13.2米,面积370平方米,请赵朴初题写匾额。

19923月,由性修法师继任西林禅寺住持,重建毘卢殿,新塑毘卢大佛暨二十诸天,又复建造大雄宝殿和牌楼、钟鼓楼等。1993年冬,上海文管会拨款西林塔。大修中,发现塔内藏有鎏金佛像、圆应禅师灵骨舍利等文物六百余件。性修法师和西林禅寺扩建文殊殿、普贤殿、三圣殿、药师殿、东西厢房、念佛堂、禅堂、藏经楼、方丈室、斋堂、素斋馆、图书馆、陈列室和其它配殿等功能。建成之后的西林禅寺占地12余亩,建筑总面积5497.94平方米。

200310月,性修老和尚以耄耋高龄,退居让贤,荣膺法主和尚,推举悟端法师来西林禅寺掌教。200475日,悟端升座担任西林禅寺住持。西林寺的整体面貌有了相当的改观。成立寺务管理委员会,提倡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并在寺管会下设总务组、法务组、后勤组、弘法组、自养组,发挥一级领导、两级管理、三级网络的管理模式。

目前,现常住僧众近30人。住持悟端,监院昌松。设立寺务管理委员会,由方丈悟端法师担任主任;另有副主任及委员各三人,共7人组成。西林禅寺现有七十多位僧职人员,在上海115所寺院中,可敖十大丛林之一。

建立了一整套寺院制度――西林禅寺僧职人员管理制度,(制订了《管理体制与总则》、《僧众共住规约》、《客堂规约》、《僧职人员学习制度》、《安全消防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外事接待规定》、《车辆管理制度》、《香期开放规定》《客房管理及客人入住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图书管理与借阅规定》等,使西林禅寺管理模式初具稚型。共25项,280条);

提出“以音声广做佛事,以律仪规范僧团,以教理化导世人,以文教提高品位,以诚信服务社会”的西林修学信念。先后建立崇恩图书馆、编辑《崇恩》报。现在西林禅寺先后设立崇恩图书馆、崇恩网站、崇恩黑板报、《崇恩》报刊、崇恩禅观双修、崇恩念佛会、崇恩基金、短期出家体验营、《企业家一日禅》,以及有崇恩书苑、崇恩书画院、崇恩法苑、崇恩佛学班、书法班、梵乐班等。

西林禅寺,是上海佛教寺院十大丛林之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禅宗道场。位于松江华亭老街西端北侧,初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增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迄今已有1140余年历史。初名云间接待院,又名崇恩寺。元初因战乱而遭受破坏,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院内有崇恩宝塔,高46.5米,为纪念南宋云间接待院创始人圆应禅师,故又称圆应宝塔。明英宗亲赐匾额,敕封“大明西林禅寺”。19861115日,上海市宗教局和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西林禅寺重新开放。西林禅寺代代宗门有继,法脉相传,西林禅寺现为松江区佛教协会所在地,住持为悟端法师。为适应社会之发展,信众之需求,悟端法师确立“以音声广做佛事,以律仪规范僧团,以教理化道世人,以文教提高品味,以诚信服务社会”的修学理念。以“崇恩”为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弘法及慈善事业。

二、主要建筑

自隋唐时期以后,佛教的寺院建筑格局也基本形成,通常都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建筑座北朝南,其主要的殿堂建筑都在中轴线上。西林禅寺中轴线由南向北的建筑次序为:山门—大雄宝殿—华藏世界—圆应塔—五方佛殿,配殿和其他附属建筑物分列东西两侧。

山门

因古代寺院为了有一个清净环境来修持,常将寺院建在山里或依山而建,寺门就好比是进山的大门,故称山门。佛教的山门又称三门意思是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西林禅寺的“山门”,是一座歇山重檐、飞檐翘角的仿宋建筑,匾额上书西林禅寺四个大字,是已故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真禅老和尚笔迹。两边的对联是:“古刹立云间七纪兴衰尚留松江水,禅风到西林十方护持重显宝塔光”。这副对联由大文豪杜宣先生撰写,道出的是西林古刹立足松江的历史内涵,写出了西林禅寺饱经仓桑的历史。山门两边写有解脱般若四个字。山门殿内塑两尊密迹金刚像,即法念、法意太子,他们手执金刚杵分立山门左右,守护佛刹。明代以后,许多寺院都将这两尊密迹金刚塑为“哼哈”二将,哼将为郑伦,左手持多节棍,右手高举,嘴巴紧闭。哈将为陈奇,左手持棍,右手高举,嘴巴微张。二者呈现一派严肃、凝重之气氛,让人敬畏。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是寺院中的正殿,更是日常僧众修学礼拜的场所。进入宽阔的大殿广场,首先映入眼帘是巍峨高耸、大气典雅、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其匾额是茗山长老所写。大雄宝殿于1996年重建,2012年重新改造、扩建,并在门前增添二棵罗汉松。如今,大雄宝殿宽20米,进深18米,高12.85米,系双屋脊,飞檐翘角。大殿正中央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父名净饭王,母名摩耶夫人。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在二十九岁时,有感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毅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求道,历经六年修行,三十五岁时在菩提树下证道,随即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人天,其数无量,于公元前五四三年在拘尸那迦城涅槃,寿命八十岁。在释迦牟尼佛的左侧是迦叶尊者,被誉为“苦行第一”,为佛陀十大弟子之首。在佛陀的右侧是阿难尊者,被誉为“多闻第一”。大殿东西两侧靠墙,供奉的是十八罗汉等佛像。释迦牟尼佛背后为大型的海岛观音群塑。这里的观音是立像,左右两侧有善才、龙女。整个海岛描绘了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化身菩萨像。大殿外墙缀嵌着二十四块碑。左边是十二幅名家的书法作品,右边是十二幅高僧大德的书法作品。用书法碑和信众捐赠的善款结合立碑,彰显了寺院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

华藏世界

大雄宝殿后面的殿堂是华藏世界,它采用优质硬木作圆柱、梁、枋,呈八面体。屋面采用圆木作扇形铺设代替砖瓦,顶部四面象鼻,八角脊镶嵌走兽。华藏世界均是榫卯咬合,未曾使用一颗钢钉。上圈梁系由四品90度木材料,采用“燕尾隼”咬合围成360度正圆。庄严浮雕饰于金顶,内以垂花柱点缀空间。华藏世界四个苍劲有力大字由悟端法师撰写。里面供奉的是四面观音菩萨像。即:送男观音,如意观音,送女观音和自在观音。

圆应宝塔

华藏世界后面是圆应宝塔。首先,进入映入眼帘是由一音(弘一大师)书写的圆应塔三个大字。 圆应宝塔,塔身七层八面,砖木结构,塔高47米,各层四面设壶门,方向依次转换,底层外加砖体围廊,南北设拱形门洞,每面墙体宽3.05米,往上逐层收缩。塔身系砖砌,每层外墙嵌以模印佛像砖。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住持淳原重建寺院将“崇恩塔”改为“圆应塔”。明正统十三年(1448),淳原的法孙法㻞重修宝塔,明正统皇帝敕封并赐名大明西林禅寺,塔名改为“西林塔”。圆应塔的背面立有两块石碑,分别是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西林禅院圆应塔记》和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西林大明禅寺圆应塔记》碑刻,它们分别记载了该塔历史内涵。该塔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先后予以修膳。1982929日,圆应塔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11月重新修复开放。199310月,上海市文管会拨巨款重修圆应塔,在修复过程共发现各类有价值的珍贵文物600余件。如今,圆应塔底层供奉着西林禅寺方丈收藏的各类佛教法物。

五方五佛殿

五方佛殿座落于“圆应塔”后面,也是西林禅寺中轴线上最后一个建筑。五方佛殿是在“毘卢殿”的基础上于20138月改扩建而成,现在建筑面积440平方米,层高11米,进深20米,系筒瓦黄墙,歇山重檐,仿江南明代建筑风貌。殿堂结构由中炭钢管与型钢结合。内部装修全部采用进口硬木、巴帝木作雕刻安装。

五方又称为五智如来、五智佛、或称五禅定佛,以毗卢遮那佛为首。进入五方佛殿礼佛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撰写的“毘卢殿”三个大字。五方佛殿里中央供奉的是法身毗卢遮那佛,接下来是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不空成就佛。这五尊佛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这五方。中央毗卢遮那佛,代表佛的清净功德及法界体性。东方阿閦佛,代表觉性及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佛德及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智慧功德及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弘法利生的事业及成所作智。

五方佛殿两侧供奉了二十诸天和五百罗汉。五百罗汉是由工艺师精工细雕而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俨然成为佛教胜会。罗汉,又称为阿罗汉,是梵文的音译,因罗汉常住于世,广度众生,同时具有杀烦恼贼,应供和入涅槃不受生死轮回果报,所以,在我国广大佛教信徒中享有崇高威望。

西林禅寺现任住持悟端法师出家三十年,1986年,在福建佛学院就读。1987年起在上海佛学院学习六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研究生结业。长期在玉佛寺任知客、僧值、监院、寺务处主任等重要僧职,曾先后赴澳洲、法兰西、新加坡弘法学习,结累了丰富的弘法经验。20047月,继任方丈以来,以其超前意识和独特眼界,高瞻远瞩,大展宏图,善用佛法的智慧,唱响清净梵音,弘扬人间佛教,特别提倡崇恩文化,“崇恩”二字,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崇恩塔”。“崇”为崇尚、崇敬、崇拜意思;“尚”是高尚、明洁之义,崇恩又与现代社会提出崇尚道德相吻合。西林禅寺崇恩文化,经过近十年的励精图治。崇恩品牌推出后,经过悟端法师和全体僧职人员共同努力,逐渐推出:崇恩基金、崇恩网站、崇恩黑板报、崇恩图书馆、崇恩报、崇恩念佛共修、崇恩书苑、崇恩书画院、崇恩舞蹈队、崇恩法苑、崇恩书苑佛学班、崇恩基金沙龙、崇恩人护外放生、崇恩重阳敬老活动、崇恩佛学班专题讲座等。逐渐形成了崇恩系列品牌文化,积极打造崇恩文化品牌,为社会和谐、人心向善,作出了有益贡献。逐渐形成了崇恩系列品牌文化,积极打造崇恩文化品牌,为社会和谐、人心向善,作出了有益贡献。

2006年,西林禅寺成立了“崇恩基金”, 2008开始举办的“崇恩文化节”是西林禅寺的大型活动之一, 2014107日,西林禅寺举行的“五方五佛、五百罗汉开光、方丈升座、短期出家十周年庆典暨千僧斋”大法会,庄严隆重。如今,崇恩文化作为一个品牌,正得到十方信众普遍的欢迎。


  *下一页>>

添加时间: 2017/12/7 17:23:21 访问次数: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